“散步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”——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股票杠杆t+0,也都深信不疑,毕竟,散步看似简单轻松,哪怕是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家,也能够轻松上阵。
没有设备限制,也不需要特别的技巧,随时随地都能走上几步,感觉自己就是在运动,是不是很轻松?但,您知道吗?脑梗这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和散步之间,其实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作为一名医生,我每天在门诊里都会碰到因为各种不当运动方式,尤其是散步时没有注意细节,而导致健康问题的老年患者。
事实上,散步虽然简单,但如果不注意一些小细节,反而可能成为诱发脑梗的“帮凶”。
那么,60岁以后,我们该如何科学地进行散步,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呢?散步时到底应该注意哪些细节?
散步时不要过度加速
我们常常认为散步是件轻松的事情,但过度加速的散步却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小的压力,特别是在60岁以后,心血管健康已经不如年轻时那般强健。
很多老年人喜欢通过快速散步来增强体质,甚至把散步当作一种锻炼方式去做高强度的运动,但殊不知,这种看似无害的运动方式,可能引发脑梗。
有一位患者,是我在门诊遇到的,平时保持着每天30分钟的快速散步,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身体素质,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。
然而,在一次散步时,她突然感到头晕目眩,心跳加速,几乎无法继续行走,幸好家属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检查。
经诊断,她是因为过度加速散步导致了暂时性脑缺血,幸运的是,她及时就医,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,但如果她没有及时止步,脑梗的风险是很大的。
为什么快速散步会带来脑梗的风险呢?
我们要知道,散步虽然看起来是一项低强度的运动,但当运动强度过大时,会引发心脏的负担,增加心率,并且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也会大大提高。
长期过度加速的散步会使得本已较为脆弱的血管壁受压过度,血栓容易在血管内形成,如果发生在脑部,可能就会引发脑梗。
选择平坦路面
走路不仅仅是脚步的移动,还涉及到平衡能力的维持,而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,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已经没有年轻时那么强。
如果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散步,极容易出现摔倒的风险,这不仅会对身体产生直接的伤害,还可能间接引发脑梗等疾病的风险。
我曾接诊过一位60多岁的患者,他在一次散步时由于路面不平,脚下一滑摔倒了,虽然他没有大碍,只是轻微的擦伤和淤血,但随后的检查发现,他的颈动脉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。
如果当时他因为摔倒的冲击力导致了血管破裂,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,甚至可能发生脑梗,这个患者在摔倒之前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,身体也没有太多的不适。
散步是他每天的例行运动,活动量适中,但因为没能选择平坦的道路,才给身体带来了额外的负担。
根据统计,老年人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行走时,跌倒的风险是年轻人群的3倍,跌倒不仅仅是身体直接的创伤,它可能导致的脑梗、血栓等并发症同样不容小觑。
因此,我经常告诫年纪大的患者,散步时要选择平坦、坚实的路面,尽量避免那些有坑洞、石块或者泥泞的地方。
走得稳、走得轻松,才是保证健康的关键,平稳的地面有助于保持走路时的平衡,减少摔倒的可能性,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。
注意休息与避免过度劳累
很多老年人都有一个误区,认为散步就是长时间地不停走,事实上,长时间的散步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,往往是一个过度消耗体力的行为。
如果没有合理的休息安排,持续的劳累会导致身体的过度负荷,这对于心血管系统尤其是脑血管的健康有着潜在的威胁。
我曾诊治过一位70岁的患者,他每天早上都会进行1小时的散步,不论天气好坏,也不管自己的身体状况,一天,他在散步时感到头昏眼花,立刻坐在路边休息了会儿,症状稍有缓解。
然而,经过进一步检查,我发现他的脑部已经出现了轻微的血流不足,正是由于长期过度劳累,导致了血压波动加大,脑血管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进而诱发了脑梗的风险。
据相关研究显示,运动时适度休息能够有效预防体力过度消耗带来的心脑血管问题。
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,连续的运动时间不宜过长,尤其是在晨起时,更要注意给自己留足足够的恢复时间。
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或者有疲劳感时,应该立即停下来,休息几分钟,避免继续走下去。散步时不要急于求成,步伐轻松、适度为好。
此外,对于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,更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。
避免过长时间的持续性散步,以免诱发其他的健康问题,适度休息和合理安排运动量,才能真正做到避免运动引发的健康风险。
保持适当的饮水和避免过度脱水
我们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,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预防脑梗的一个重要环节,老年人在进行散步等运动时,由于身体的代谢减慢,容易出现水分流失较多的现象。
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,血液粘稠度会增高,这对于本已脆弱的脑血管来说,无疑是增加了脑梗的风险。
我曾接诊过一位76岁的女性患者,她是一位非常注重健康的老年人,每天都会进行30分钟的散步,但她总是忽略了补充水分的问题,一天,患者在散步结束后,感到头晕目眩,险些摔倒。
经过检查发现,她的血压和血糖水平在散步前后波动较大,导致了暂时性脑供血不足。
进一步的分析表明,缺乏水分的情况下,血液的粘稠度增加,导致血流速度减慢,从而给脑部的血管带来了额外压力。
科学研究表明,老年人在运动时更容易出现脱水现象,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下,水分的流失会更为严重,缺水会导致血液浓稠,增加脑梗的发生概率。
因此,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散步时一定要注意适时饮水,保持水分的平衡,每次散步前后,适量补充水分,避免长时间脱水,能够有效减少心脑血管问题的风险。
总之,60岁以后,散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运动,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健康,增强体质,然而,散步的方式不当,可能会给身体带来负担,甚至引发脑梗等健康问题。
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运动强度、休息安排、地面选择以及水分补充等问题,才能确保散步的效果最大化,并且有效预防脑梗的发生。
参考资料:
[1]罗娟娟,郝环,蓝惠兰,等.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效果研究[J].智慧健康,2022